原标题:那些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那些道不完的书剑恩仇
外媒:他让世界更热情地去了解中国
作为华人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被无数次改编、翻拍、再创造。金庸小说及以其为灵感或脚本创作的电影、电视、漫画和电子游戏,不仅滋养了全体华人的精神世界,也给华人圈外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带去了难得的乐趣,“让世界更热情地去了解中国。”
东南亚媒体:金庸小说触动无数人的心灵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和交通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各自在脸书上哀悼金庸的离世。
王乙康说,他从小爱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小说中的背景或许跟真实历史有出入,但他的确从金庸的小说中了解不少中国历史。“还剩《天龙八部》和《鹿鼎记》没读,或许应该去读了。”他补充说。
马炎庆则评价道,金庸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融合了历史、文学、文化、武术、中医、饮食等元素,是一大奇才。“谢谢查大侠为我们带来许多想象的空间和美好的回忆。请您安息。”他写道。
新加坡《海峡时报》刊发了讣告来纪念金庸。讣告称,金庸是非凡之才,他把武侠创想、历史、政治寓言和感人爱情融进了自己的小说。讣告指出,金庸的作品以书籍、电视剧、电影和电子游戏等形式在亚洲广为传播。例如,在新加坡,一些人可能从未读过金庸的小说,但是他可能会知道郭靖——一个在蒙古草原长大、性格忠憨的英雄,叛逆的杨过,或者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这是因为他们看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讣告最后写道,金庸笔下的“故事发自他的内心,给无数人的心灵带来了触动”。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倪可敏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从小就是金庸迷,求学时为了追金庸小说甚至废寝忘食。金庸小说对他的中文造诣影响深远。
倪可敏回忆称,1997年,他率领马来西亚大学辩论队在新加坡荣获史上首次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时,当时的大决赛评判正是金庸。“金庸,在我心目中是实至名归的‘一代宗师’!永远怀念这个武侠世界的巨人。”他写道。
欧美媒体:金庸是中国的托尔金
金庸去世后,美国《纽约客》杂志在其官方推特上悼念金庸,并转发了该杂在4月份刊发的一篇关于金庸的文章。文章介绍称,金庸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在西方的地位。在武侠题材领域,金庸被广泛视为是最优秀的作家。“当然也有其他武侠作家,金庸之前也有功夫小说,就像鲍勃·迪伦之前也有民谣音乐一样,但金庸无疑是最出色的。”文章援引香港作家陈冠中的话称。
美联社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金庸离世的消息,称金庸创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剑士的小说销售量惊人,是华人圈最广为人阅读的作品。而且,由于金庸笔下的故事被无数次搬上大小荧屏,被再创作为漫画,被打造成电子游戏场景,所以极大地影响了香港的流行文化。
英国《太阳报》网站10月30日刊发文章介绍了金庸的生平和作品,称其为“中国武侠小说之祖”,创立了自己武侠世界的“传奇作家”。在英国,金庸常被拿来同创作了《魔戒》和《霍比特人》等系列作品的英国作家托尔金进行比较。英国《卫报》网站发布了题为“中国的托尔金——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数百万人悼念”的报道,称为了表达哀思,一些粉丝们在网上贴出他们最爱的金庸小说台词,一些粉丝们则回忆起金庸小说对童年生活的重要影响。报道还指出,金庸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扶弱除恶的英雄。
事实上,《卫报》曾多次报道金庸及其小说。早在去年11月,在《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英雄诞生》出版之前,《卫报》就对这本书进行了推荐,称世界上最著名的武侠小说系列终于将成为英国的畅销书,中国的“托尔金”将征服西方读者。
在亚马逊网站的推介页面上,《英雄诞生》(A HeroBorn)被称作“中国的《魔戒》”,“每一位中国读者都乐在其中几十年”。 中保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